自“双减”启动以来,海口多措并举,引导全市各义务教育学校加强七项管理,催生教育新气象,逐渐呈现出“幼小衔接”科学化、艺体课程多样化、课堂内容趣味化、乡村学校课后服务特色化等多样化趋势。此外,市教育局还组织各学??埂八酢笨呕疃眨页ぷ呓T?,近距离观摩学生的课后生活?!八酢毙Ч托D诳魏蠓裰柿抗闶芗页ず闷?。
家园携手“幼小衔接”科学化
日前,海南省教育厅公布了全省4个省级幼小科学衔接试验区、64对试点园(校)名单。其中,??谑辛胙∈〖队仔】蒲谓邮匝榍缓?谟仔】蒲谓邮缘阍埃ㄐ#┓植荚诟髑扛銮?组,包括: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谑薪逃锥埃?谑懈弁逍⊙А?谑懈弁逵锥?,海口市英才小学滨江分?!?谑忻览记行挠锥?,??谑星砩降谌⊙А?谑星砩接锥?,??谑行惴迨笛檠!?谑辛行挠锥暗取?/p>

??谑斜鹾5诰判⊙а谛D诳魏蠓袷奔溲榉ā:?谌毡钦咝の老?nbsp;摄
2021年秋季学期以来,各试点园(校)开展试点探索,并进行经验推广。海口市港湾幼儿园园长秦丽花介绍,自办园以来,该园课程与小学紧密结合,通过教育、教学互动,以及学生互访等活动推动幼小衔接。与此同时,该园以生活环境、游戏环境创设,让孩子感知数学,初步理解图形、空间概念;通过举行阅读活动、故事大王比赛以及童话剧表演等活动,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强化阅读能力的培养;倡议家长积极加入幼小科学衔接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下一步,该园将加大教研力度,与小学共同解决幼小衔接中的环境设置、课程设置等问题。
??谑懈弁逍⊙Ц毙3だ钛Щ郾硎荆;越佑锥?,加强教师培训,进一步推动“幼小衔接”,从学生发展规律出发,推动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诮胱彝哦拥胶?谟仔∠谓邮缘阍埃ㄐ#┙兄傅?,提升幼小科学衔接的教研水平,并制定相关方案,在省级试点园(校)基础上推出市一级试点园(校),带动全市幼儿园、小学共同开展科学幼小衔接工作。
艺体课程多样化炫出风采
每当下午4点半,??谑斜鹾5诰判⊙П闳饶制鹄?,体育老师和艺术老师逐渐占据教师群体中的“C”位。学生在教室内学琼剧,念、唱、作、打,在一招一式中感受传统非遗文化;在绿茵场上踢足球,挥洒汗水,张扬青春;校道上,花样跳绳炫出速度和风采……
近日,该?;棺橹诵D诳魏蠓裾故净疃?,学校展示了管乐、篮球、跳绳、武术特色课程,受到家长和学生的青睐。该校教务处副主任魏敏介绍,多年以来,该校以“为领航梦想提供力量”为课程理念,以“梦想课程”为课程哲学,在落实国家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校本课程,不断凸显学校品牌化、特色化。梦想课程涵盖润心红、生命绿、智慧蓝、活力橙、高雅紫五大特色板块,共开发了83门校本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科技、人文、艺术、环保等素养。
??谑斜鹾5诰判⊙а胪蚶裢庀不短?,自参加课后服务以来,他学会了多种跳绳方法?!疤嵘寄艿耐?,也是在不断挑战自我,既锻炼了身体,也提高了意志力。”冯万阔说。
为了丰富学生课后生活,琼山东门第一小学组织社团之间互相交流,拓宽学生视野。国学经典社团李海珍老师为同学们讲解汉服的来源、演变以及基本礼仪。蓝晒社团周瑞晓老师向同学们讲解汉服折纸的方法。一方小小的折纸,可以用它折一朵纸?;ā⒈涑梢桓鲋椒苫?,也可以用它成就心中“最美汉服”的模样。

琼山东门一小国学经典社团和蓝晒手工社团共同开展活动。(学校供图)
东门一小校长吴正愿表示,“双减”的目的,就是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疃校乔鬃远种谱骱悍壑?,感受中华服饰之美,切身体验到汉服文化同自己的生活并不遥远,既增强文化自信,又增进了社团之间的友谊,真正把“以贤育贤”文化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推动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课堂趣味化提升学习兴趣
根据海口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要强化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等七项管理,切实减轻学生校内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各学校纷纷强化教研,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谑械谝恢醒虾7中Q凇渡钪械纳铩房翁蒙涎半缰扑岵?。海口日报记者肖卫香 摄
近日,在??谑械谝恢醒虾7中#页っ欠追鬃呓T?,参观孩子们的校内课后生活?!澳忝强矗赴鞘?。现在我们要让细胞由失水变成吸水!”该校校内课后服务的《生活中的生物》课堂上,学生们兴致勃勃,在生物老师卢国兴的指导下动手腌制酸菜,课桌上的一个个盘子里,摆放着生姜、辣椒、香菜等各式食材。该校教研室主任程东德介绍,为落实“双减”政策,学校开设课后服务课程,结合中考科目,家长、学生开设了种类齐全的课后辅导。除了《生活中的生物》课堂,《趣味数学》《趣味历史》等课堂也将趣味和知识有效融合,丰富学生的选择。“很开心很有趣,使我有了更多的学习动力?!备眯3醵ㄋ模┌辔樗加彼怠?/p>

海南华侨中学初中部学生在上以“玩”为主的地理课。(学校供图)
海南侨中创新地理课堂,激发学生兴趣。该校地理组以“玩”为明线,以“学”为暗线,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为孩子营造快乐的地理课堂学习氛围,让减负增效落地课堂。海南侨中地理组把初中地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小游戏,创设五大类游戏情境,通过学生反复的游戏和比赛,让学生轻松掌握了教学中枯燥和抽象的知识难点,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课程特色化展现田园优势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谑?1所乡村学?;剿?,勇于创新,结合自身实际,开足开齐课后延时服务,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特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绘画、手工、二胡、口琴……除了舞蹈特色班,今年9月起,??谑谐ち髦行男⊙Э魏笱邮狈窨纬淘鲋两?0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谛D诳魏蠓袷敌小?+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开展2小时左右,分为基础托管和特色托管两部分内容。其中,基础托管内容为作业辅导,特色托管内容为老师提供的兴趣类课程。除了基础托管外,??诙嗨行⊙;菇岷献陨硎ψ侍氐愫脱枨?,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校内课后服务特色托管课程,全面拓展学生素质。
“我很喜欢电脑,平时爸爸很少让我接触?!焙?谑泄鹆盅笾行男⊙а》担骸跋衷谘S辛思扑慊魏笱邮狈?,我就迫不及待地报名参加了,接触计算机可以让我了解最新的资讯?!痹诤?谑泄鹆盅笾行男⊙?,学??杼厣泄芸魏蠓窨纬贪ㄗ闱?、篮球、笛子、舞蹈、计算机、美术、武术七大项,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进行选择参与,在实践中发掘自身潜力,拓宽人生道路。
??谑辛叛O喙馗涸鹑私樯?,为助力“双减”政策实施,学校充分结合自身特色,利用现有的田园资源“一树、一石、一园、一井”和乡村少年宫活动等打造田园校本课程。同时,努力挖掘学校周边乡土资源,如椰雕工艺、打铁手艺、木工手艺、龙桥特色小吃以及火山岩文化等资源,进一步丰富学校的田园校本课程的内容。
该校校长吴清学表示,学校将立足校本资源,构建“树德、增智、健体、育美、爱劳”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校本田园资源优势,挖掘学校周边乡土资源特色,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及三风一训的思想内涵,创建具有龙桥特色的课程。
家长进校园点赞“双减”成效
日前,为引导家长了解、理解、支持学?!八酢惫ぷ?,??谑懈餮;箍魏蠓窦页た湃?,邀请家长到学校亲身感受学??箍魏蠓竦墓ぷ骱统尚?。

海口市玉沙实验学校家长观摩学校课后服务。??谌毡钦吡踅窘?nbsp;摄
在??谑械诙咝⊙?,多名学生伴随着节奏欢快的乐曲,在操场上跳起竹竿舞,用欢快的舞姿演绎黎族传统文化,牢牢吸引住家长的目光?!疤窀臀璨唤隹梢曰航庋沽Γ箍梢远土渡硖?,孩子很喜欢。”当天前来学校参观课后服务的学生家长梁先生观看女儿跳竹竿舞后说,竹竿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的课后活动推出竹竿舞这一项目,不仅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还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学校这一举措点赞。
??谑械诙咝⊙Ъ页ぬ逖榭魏蠓裰窀臀?。??谌毡钦吡踅窘?nbsp;摄
在??谑行阌⑶蛋惭5牟俪∩希诶鲜Φ拇煜?,学习篮球运球技巧;教室里,老师在辅导学生画漫画……精彩纷呈的课后服务项目,令前来参观的家长们纷纷给予点赞。
“我们学??魏蠓穹治饕蹈ǖ祭嗪吞厣?,其中特色类已开设20多种项目。”??谑杏裆呈笛檠=萄懈敝魅窝钣牢〗樯?,下一步,该校将继续做好特色活动普及,进一步丰富和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形成学校特色,不断提高课后服务的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海口日报记者肖卫香 刘骄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