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谖逶春映浞址⒒颖就了参镒饔?,打造生态修复样本
生态塘验出湿地治理“本地高手”
“别看这5亩水塘不起眼,但已有不少本土植物牢牢扎根了?!?月20日,在??谖逶春庸沂毓吧帘?,??诋z榃湿地研究所所长卢刚指着怒放的水菜花说,当初引栽的包括水菜花等30种本地水生植物,共有20种在生态塘内存活,其中11种是治理湿地的“本地高手”。
生态塘位于五源河中游河段,2017年开挖,原为湿地公园景观水域。此前,生态塘与不少??诔窍缧∥⑹匾谎?,存在水体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下降、外来入侵物种泛滥等问题。

水菜花。卢刚 摄
为打造??谏薷囱荆浞址⒒颖镜刂参镌谏薷粗械淖饔?,2021年3月,五源河生态塘小微湿地修复项目启动。包括水菜花、邢氏水蕨、普通野稻等3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内,共计有30多种本土水生植物被一同移进生态塘。
“在海南水生态修复工作中,沉水植物的种植是一大难点?!甭战樯?,常见种类如苦草、金鱼藻、轮叶黑藻、穗状狐尾藻等,在水域中极易遭受罗非鱼和福寿螺的破坏,难以形成稳定的群落。经过两年多的试验,30多种本土水生植物在5亩生态塘内不断上演生存竞争游戏,延药睡莲、刺种荇菜、海丰荇菜、黄花狸藻等本土物种因不适应试验水塘环境“遗憾出局”。
但令卢刚欣喜的是,其它本土水生植物存活率都不错。特别是水菜花,不仅长势强健,且已在生态塘内自我繁殖。此外,邢氏水蕨、普通野稻在塘内生长也很迅速。这三种植物扎牢根后,也在不断提升这片生态塘的科普价值。

野生稻。卢刚 摄
记者注意到,紧邻生态塘的是一片10多亩湿地,不同的是这片湿地已完全被水浮莲“霸占”?!罢?0多亩湿地也是公园的一部分,遭到水浮莲的侵占后,修复成本非常高?!甭粘?,尽管水浮莲能够净化水体,但其属于外来物种,且繁殖力太强,对本土水生植物来说是一种灾难。
为了让本土水生植物在湿地生态环境治理中充分发挥作用,过去两年内,卢刚和团队成员对生态塘内的20种本土水生植物做了细致观察,从成活率、生长速度等方面展开评分,以充分了解这些植物在湿地修复中的强项和短板。经过比对,卢刚和其团队成员发现,水菜花、水角、水烛、石龙尾、金银莲花、黄花蔺、荷花、高莛雨久花、邢氏水蕨、野生稻、野芋等11种本地水生植物适合用于城市湿地环境治理。

水角。卢刚 摄
经过两年多的检测,卢刚还发现生态塘的水质比上游来水洁净一个等级,且团队积累大量应对水生外来入侵物种的经验?!翱梢运?,我们生态塘的水生态修复试验已取得初步成功?!甭粘疲恿硪桓霾忝嫠?,??谝殉醪叫纬闪嗽擞帽镜匚镏种毓剐∥⑹厣嘌缘姆侗荆D铣窍缡厮酆现卫砗蜕薷刺峁┦导咐?。(记者 张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