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谝恍>?年撰写50篇文章和论文——
踏访琼岛古迹 传播海南故事

许建康在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南尧河进行史前遗??碧?。(受访者供图)
海口实验中学的校警许建康,凭着对海南本土历史和文化的热爱,利用空余时间游览琼岛开展田野调查、考古勘探,在7年时间里撰写文章和论文共计50篇,其中《海南侨批信封上的特殊符号“苏州码”》《斗炳塔--琼州海峡的导航地标》等20多篇作品发表在《中国文物报》《炎黄地理》等刊物上。10月16日,记者采访到了正在学校值班的他。
实地踏访 回溯历史
许建康是福建泉州人,从小浸染在泉州丰富多元的文化氛围中,对探寻风土人情,勘探文物古迹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海南当兵服役期间,对这个跟家乡有着诸多相似地方的海岛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2015年,许建康在报纸上看到三沙市永乐群岛珊瑚岛海域“珊瑚岛一号”沉船出水的石狮子图片,觉得跟泉州开元寺附近的石狮子造型、纹路甚至神态方面非常相似。于是通过报社提供的联系方式,联系到海南省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主任李钊,两人通过交流,逐渐成了朋友,李钊鼓励许建康把对琼闽两地历史文化的观察和思考记录下来,写成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两地的风土人情、乡土文化。2016年,机缘巧合,许建康与家人跟随孩子又回到椰城,并成为??谑笛橹醒У囊幻>?。自那以后,许建康经常跟随其他乡土文化爱好者和专家学者,开展田野调查和考古勘探。
??谑星砩角钦蚺实ご宓奈髦奘樵骸⒉枳遄灾蜗赝跸孪绲那?、澄迈县大丰镇大丰村的封平约亭、三沙市的甘泉岛……海南岛内许多文化古迹都留下了许建康踏访的足迹。他用随身携带的日记本,记录下地址地名、历史建筑、古代工艺、当地戏文等内容,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
笔耕不辍 弘扬文化
通过多年的乡野走访和潜心阅读,许建康积累了不少心得,从2016年至今,他在李钊的指导下,或独立撰写,或与人合作写了50篇有关海南历史文化的文章和论文?!抖繁?-琼州海峡的导航地标》一文详细介绍了文昌市七星岭斗炳塔的来源、建造年代、结构、塔身匾额以及发挥的作用;《从家谱看海南与福建的渊源》一文中,他从族谱中追溯琼闽两地渊源。近几年,许建康还在梳理闽琼部分姓氏的由来和与姓氏有关的典故,目前整理了13个姓氏约15万字。
??谑笛橹醒У睦鲜斫等绱巳劝土私夂D侠肺幕?,便创造机会与学生们一起开展本地文化课题研究。
目前,许建康正在创作《海岛淡水的形成》一文,由于涉及到一些专业的化学知识,他找来??谑笛橹醒У幕Ю鲜献鳎急付源尤呈懈嗜翰杉乩吹谋瓯窘蟹治鲅芯?。在许建康看来,海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需要好好用心挖掘,加强历史文化知识的传播,讲好海南故事,让更多的人感知海南深厚的文化底蕴。(记者 雷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