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共青团海南省委在海口召开乡镇(街道)爱心托管站项目动员部署会,宣布2025年将在全省所有乡镇(街道)开设218个爱心托管站,以推动暑期托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
据了解,该项目是海南共青团首次实施的省级民生实事项目,旨在破解城乡6至12岁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及新就业群体子女等暑期“看护难”问题。其中,海口将开设43个爱心托管站。项目严格遵循“四有”标准建设:固定场所依托现有校舍、便民服务站、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空间改造,配备基础桌椅、降温设备及安全设施;管理制度涵盖接送规范、卫生要求等细则;每个站点配备至少2名管理人员(1名志愿者+1名班主任),并联合住建、消防、卫健委等部门开展场地安全“三查一验”。此外,引入人身保险、防暑降温、安全自护课程等机制,确保学生“托得安心”。
记者了解到,首批站点将于4月启动筹备,预计7月正式投用。托管服务以看护为主,同步开展集体游戏、文体活动、安全教育、心理辅导、科学普及等多元化课程,严禁集体补课或讲授新课。服务对象优先覆盖城乡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新就业群体子女等,每个站点不少于15人。时间安排紧扣暑期40天,每日8:30至11:30、15:00至17:30 开放。(记者 周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