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健委提出的“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计划指出,青少年的健康管理,应着眼于未来群体的体重管理和慢性病预防。据悉,肥胖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儿童及青少年肥胖问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共同重视。不少业内人士表示,青少年肥胖增多是多重因素,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十分重要,培养健康阳光青少年,须家校社共同努力。
青少年肥胖率上升明显
家住美兰区的郭女士有一个7岁的女儿,身高122厘米,体重已达60多斤?!拔蚁衷谝丫伎刂扑囊常砩匣疽郧宓?,并且不让她吃太多?!惫客庇兴寺潜硎?,限制孩子的饮食又怕影响其身体发育?!翱我笛沽Φ贾录抑醒Я涠站硕坎蛔?小时,睡眠不达标。”“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太长?!薄白貌幌朐硕?,还要喝过量的碳酸饮料?!薄屑页ぴ谕媳泶铮糠旨踔卮胧┞涫灯鹄础坝行奈蘖Α?。
根据2021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我国6—17岁青少年肥胖率达19%(城市达24%),较2012年增长超200%。经走访了解,如今,不少家长都存在对孩子体重超标的认知误区。他们或将“婴儿肥”“生长性发胖”视为健康信号,认为孩子胖一点是“有福气”或“发育好”的表现,又或是缺乏科学的判断标准,一味通过控制饮食来达到减重的目的。
对此,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牛永茂表示,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应避免采用不吃主食、晚餐等不合理的方式盲目减重。对于超重肥胖的儿童,应首先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在饮食、运动方面多下功夫来达到控制体重增长及减重目标。
多举措让孩子畅享轻盈未来
2024年,国家疾控局先后印发《学生常见病多病共防技术指南》《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公共卫生综合防控技术导则》《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防控“十要义”》等,以加强学生超重肥胖等常见病防控,提高学生常见病监测与干预效率。为了培养身心健康的儿童青少年,??诟餮R不卸?,从运动、饮食等方面下足功夫。
帆船帆板、跳绳、足球……在海口,不少学校都兴起了体育运动热,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特色发展模式。
金盘实验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引导学生至少掌握1—2项运动技能,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市第十一小学、海南职工秀英子弟学校等结合地方文化、校本特色编排课间操,引入琼剧、武术、项扇等传统文化元素;省农垦直属第二小学、城西小学等校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课间生活,利用学校屋顶打造“空中花园”,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劳动场所……
随着??谛D谖绮臀缧莘衤涞?,科学饮食也列入各学校后勤管理重要事项?!拔颐敲恐艿氖称锥家Φ目蒲Х治?,学生每天的蛋白质、维生素、碳水等元素摄入要有科学配比。”海南华侨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仅如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合理膳食相关知识、健康快乐地成长,市第二十六小定期邀请市疾控中心专家,围绕合理膳食、科学食养等方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的宣教活动,使学生了解、学会膳食搭配,提升自身营养健康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市教育局体卫艺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应对儿童超重肥胖问题,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进行预防式的干预。家庭层面,父母要做好正确的引导;社区层面,可以适当组织一些减重活动,做好相关事情的服务保障工作;学校层面,要重视体育运动和学生健康体质筛查,加强宣传教育,保证学生营养均衡。(刘骄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