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一名咖啡师,希望下次见面能让大家喝到我亲手制作的饮品。”在秀英区法院近日举办的“同心启航”户外素质拓展帮教活动中,帮教对象小敏(化名)开心地向少年法庭书记员杨学颖分享自己的职业规划。
小敏因法律意识淡薄误入歧途,被秀英区法院判处非监禁刑。第一次参加帮教活动时,她内向、拘谨,不爱笑也不爱说话。随着秀英区法院的帮教不断深入,小敏变得越来越开朗。在法官与社工的鼓励下,小敏参加了调饮师培训并计划考取相关技能证书?!拔蚁胗米约旱乃执丛旒壑担晌陨缁嵊杏玫娜??!毙∶羲怠?/p>
这样的蜕变不止发生在小敏身上?!坝龅酵锨饭ぷ矢猛ü裁辞辣U献约旱暮戏ㄈㄒ妫俊痹谝淮伟锝袒疃?,帮教对象小明(化名)向秀英区法院书记员王银权咨询劳动权益问题。王银权就实际情况给出针对性建议,同时向帮教对象普及了劳动争议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及维权措施等知识。“冲动的代价真的很大,现在我知道要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曾因一时意气用事而失足赦罪的小明认真地说。
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最终落脚点从来不是一纸判决,而是要写好判后关注、回访帮教的“后半篇文章”,判后帮教才是重塑人生的关键。秀英区法院探索判后帮教新模式,通过户外拓展、心理疏导、技能培训等多元帮教形式,让涉罪未成年人在实践中感悟法治温度,重拾社会归属感。
今后,秀英区法院将持续深化“同心启航”系列帮教建设,联合社工及其他社会力量构建长效帮教机制,助力迷途少年完成从“法治教育对象”到“社会建设参与者”的转变,以人文关怀照亮每一段重新启航的人生旅程。(记者 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