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9月入围生态环境部“2024年全国20个优秀环境公共关系示范案例”后,??诒备鄣涸倩袷馊?。10月15日,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华泰公益基金会、山水自然?;ぶ行木侔斓摹袄ッ鳌商乩蛏锒嘌钥蚣躉ECMs(其他有效的区域?;ご胧㎡ther Effective area-based Conservation Measures)中国潜力案例”征集活动中,??诒备鄣罕鹾J厣蜕锒嘌员;こ晌D衔ㄒ蝗胛О咐?。
??谑斜备鄣航袅诙酃壹蹲匀槐;で?,四面向海,岛屿总面积约1.2平方千米,海岛岸线长2.2公里,红树林、滩涂湿地、海草床等热带滨海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好。
去年以来,北港岛渔业社区在海口市生态环境局、??谑邢绱逭裥司?、美兰区政府等部门的指导下,以社区为纽带,由海南智渔、畓榃湿地研究所等社会公益组织发起,联合中科院动物所、厦门大学、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持续在北港岛开展滩涂底栖生物、蟹类、鸟类、海草、红树林等自然资源监测,摸清生态本底资源。
调查显示,北港岛有大型底栖贝类54种、短尾蟹类47种,鸟类54种,海草3种,包括被国际自然?;ち耍?IUCN)列为易危(VL)、10种面临灭绝风险海草之一的贝克喜盐草;发现中国鲎、黑翅长脚鹬等7种国家二级?;ひ吧铩?/p>
近年来,北港岛凭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游客开展赶海、生态旅游等自然体验活动。为了进一步提升知名度、美誉度,北港岛以市场化为方向,探索生态价值转化。
据介绍,北港岛基于其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滨海文化,开发设计相应的自然教育课程、生态旅游产品、生态科普游戏、文创周边和“鲸北北”等北港特色的文化IP。其中,“北港生态大富翁”“北港蟹类拼拼拼”“北港鸟类盲盒”等一系列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题的科普游戏及周边产品,深受城市游客和中小学生的喜爱。
同时,打造“发现北港岛”公众号,陆续推出“线上村史馆”“潮汐时间表”“神奇生物在北港岛”“北港影话”等生态文化科普栏目。通过持续挖掘、转化和对外输出北港岛渔村传统文化和生态价值,组织和发布社区自然调查、自然观察、生态影展等活动,加强与村民、游客的互动和链接,打造生态旅游服务的线上入口。
此外,北港岛引导村民变身自然导览员,将优良的生态资源和传统的渔业渔村文化,转化为受市场欢迎的滨海渔村生态旅游服务,从而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据统计,2023年以来,北港岛游客数量明显增长,五一、国庆、春节等旅游旺季期间,岛上民宿入住率达90%以上。(记者王赫 通讯员黄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