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部分家长仍存在着刻板观念,认为“孩子不会有类似成人的心理压力,不过是孩子自寻烦恼”。殊不知,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凸显,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情感需求、家庭冲突等,每一项都可能成为孩子的压力来源,种种现象表明,守护学生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与使命。近年来,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其重要性正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诮睦斫】到逃扇胙1匦蘅纬?,意味着??诮逃低痴痈瓷现厥友睦砦侍?,推动心理健康知识成为学生成长的必备养分。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必修课程是制度性突破,但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如何让这门课真正入脑入心。学校需突破传统模式,在课程设计上贴近学生生活,如用情景剧、沙盘游戏等互动形式化解知识壁垒。既要培养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为孩子开展专业辅导,也要对班主任、学科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同时要避免形式主义的考核,聚焦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人际关系改善等实际变化以检验成效。只有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走进生活,才能筑牢学生成长的“心理免疫”屏障。
守护成长“心”防线,拭去学生的心灵“灰尘”,给学生成长留出“喘息”空间,让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也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林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