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省新闻办召开海南省推行绿色殡葬情况暨2022年清明节祭扫工作新闻发布会。记者会上获悉,近年来我省殡葬事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殡葬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文明节俭、节地生态的殡葬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为提高殡葬服务品质,我省在全国率先发布3个绿色殡葬省级标准,全面指导和规范全省殡仪服务、安葬、祭扫等活动。
全面推行殡葬改革
“深化殡葬改革,推行绿色殡葬,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要举措?!笔∶裾喙馗涸鹑私樯?,《海南省推行绿色殡葬五年行动计划(2019—2023年)》印发以来,我省建立统一领导协调机制,兴起绿色低碳文明祭扫,形成了逐步实行火葬,全面推行生态土葬的殡葬改革路子。
推进设施建设方面,目前全省共有公墓82个,其中公益性公墓73个,经营性公墓9个,公墓总占地面积1.7万亩,墓位87.1万个,剩余墓位42.7万个,市县级公益性公墓覆盖率达到80%,基本满足群众安葬需求。
立足我省殡葬改革工作实际,坚定不移推行火葬,将??谑?、三亚市全域划为火葬区,倡导遗体火化后骨灰采取格位存放及其他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的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群众祭扫,预约祭扫、网络祭扫、代祭服务、鲜花祭扫等低碳环保祭扫方式逐渐兴起。
坚持公益属性,全面建成惠民体系。全省18个市县(不含三沙市)制定出台惠民殡葬补贴政策,公益性公墓对辖区户籍死亡人员免费提供。2021年,全省共发放惠民殡葬补助资金760.5万元,初步实现了保基本、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殡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目前,我省及全省市县全部建立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协调制度,推行绿色殡葬纳入市县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考核内容,配备村(居)殡葬信息员3123名,建立村(居)红白理事会2117个,村(居)殡葬信息员覆盖率达到100%。
制定发布地方标准
近年来全省各市县、各部门不断深化殡葬改革,大力推行绿色殡葬,建成一批节地生态安葬设施,遏制了殡葬领域旧风陋习,绿色文明祭扫方式得到初步推广。
为全面指导和规范全省殡仪服务、安葬、祭扫等活动,提高殡葬服务品质,海南省民政厅会同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研究编制,经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评审,发布了《殡仪服务规范》《安葬服务规范》《祭扫服务规范》3个地方标准。
标准具有科学规范、因地制宜、生态节地3个特点。据介绍,标准在实地调研以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对殡、葬、祭进行科学规范。同时,标准围绕海南推行绿色殡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兼顾全省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和特点,符合海南推行绿色殡葬实际。
标准从生态节地的角度出发,对骨灰节地型安葬、遗体节地型安葬、骨灰立体安葬、骨灰植树安葬、不保留骨灰安葬、遗体深埋不设墓碑安葬和其他形式生态安葬7种安葬方式,做出了具体规定。比如,安葬骨灰的墓位占地面积应小于0.6平方米,安葬遗体的单人墓位和双人墓位的占地面积应分别小于3平方米和4平方米等规定。(??谌毡钦?陈歆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