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这一袋塑料瓶称好啦!”“等一下,我还有一袋废铁。”10月18日上午,在琼山区红旗镇本立村的可回收物积分兑换点,村民郑兰冒着雨用新积攒的废弃物品兑换积分。??诰┯窕肪撤裼邢薰镜墓ぷ魅嗽苯掀饭雍?,为郑兰兑换了一袋10斤装的大米。

10月18日,在红旗镇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工人在查看覆膜发酵的菌种。见习记者杨鹤 摄
近年来,海口京玉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在本立村设立了可回收物积分兑换点,方便村民利用废弃物品兑换积分,“以物换物”,减少家庭开支。当前,红旗镇已设立139个可回收物积分兑换点,群众不仅能兑换日常生活用品,还能兑换堆肥点产出的有机肥料。

10月18日,在红旗镇本立村,垃圾分类宣传督导回收员在称重登记回收垃圾重量。见习记者杨鹤 摄
“2019年,我们通过现场考察发现,乡镇垃圾成分主要为秸秆、沙土等,其中,枯枝烂叶、沙土等占比达到60%以上。”??诰┯窕肪撤裼邢薰揪沓掳鼐樯?,为了推动乡镇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该公司成立“陈柏钧职工创新工作室”,在本立村打造了日处理量1吨的农林废弃物堆肥点,并设立了日处理量10吨的红旗镇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把乡镇枯枝烂叶等农林垃圾就地堆肥处理。堆肥产出的有机肥料经过包装“变废为宝”,成为改良土壤板结的全新农业产品。
“我们的有机肥料供不应求?!背掳鼐担霉居肭砩角亩嗉一ɑ苊缙曰?、蚯蚓养殖基地、蘑菇种植基地等达成合作,有机肥料的月销售量达到300吨。目前,该公司在与一家大型养?;厍⑻负献鳎锍珊献骱?,每月可销售粉碎干料1000-2000吨?!胺掀锲贰⒖葜靡兜茸裳防玫淖试?,有效推进了生态经济发展?!背掳鼐?。

10月18日,在红旗镇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工作人员在堆肥试验田浇水。见习记者杨鹤 摄
通过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仅实现了城市垃圾“减量”,还成功实现为城市“减负”?!扒砩角绽砹看庸サ?40吨减至约170吨。同时,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还节约了垃圾处理耗费资金。其中,每年仅企业就能节约近1000万元?!背掳鼐院赖厮?,该公司计划在红旗镇扩建堆肥场地,扩大产能,进一步推进生态经济发展,让城市环境更加美好。(记者赵汶 特约记者许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