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傍晚,夕阳西斜,在??诮逡缓哦嗟暮L采希碜爬堵砑椎闹驹刚呙橇嘧磐?,仔细捡拾着沙滩垃圾——这是由海南蚂蚁力量儿童义工团组织的一次净滩公益行动。在??冢庋墓婊繁P卸殉沙L?。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ふ?、建设者、受益者。近年来,海口以多种举措激发社会公众参与环保的内生动力,不断扩大环保宣教影响力,拓宽社会公众参与环保渠道,打通生态价值转换路径,推动越来越多海口市民主动参与到美丽椰城的建设中来。
加强宣教实效 环保理念入人心
“世界环境日是几月几日?”“以下选项哪些属于湿地?”……6月5日下午,在丁村小学五年级2班教室内,一堂湿地课通过知识问答竞赛的方式趣味开讲,随后,同学们还相互合作,动手制作了精巧可爱的“粽子龙舟”。“课堂内容非常有趣,我们都很喜欢?!毖庾陷娓嫠呒钦?,通过湿地课堂,自己认识了很多动植物。
湿地课堂还走进了大自然。5月18日下午,??谑谐ち髦醒У氖ι呓?谖逶春庸沂毓?,在导赏老师的指导下,大家观察了白头鹎、白鹭、纯色山鹪莺、栗苇鳽等鸟类,也认识了玉蕊、邢氏水蕨、水菜花等湿地植物。
这种寓教于乐的场景,在???2所湿地学校时常出现。近年来,海口市湿地?;す芾砘褂胙?、研学机构合作,共同创建湿地学校,协助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将湿地知识与生物、地理等课程相结合,开发本校特色湿地课程,以课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湿地自然文化宣传,在学校营造浓厚的湿地保护氛围。
生活垃圾是如何处理的?生活污水如何被净化?绿色清洁的城市环境背后,是环保设施的协同工作。海口通过组织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日活动,将环保教育延伸至环境治理一线。

在欧绿保城乡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项目,市民参观团正在了解厨余垃圾如何变废为宝。 记者苏弼坤 摄
在今年的世界环境日当天,???家生态环境部指定的社会公众开放环保设施全部面向公众开放。市民可以在垃圾焚烧发电厂了解垃圾如何被无害化焚烧并产生电能,也可以在厨余垃圾处理项目观察到厨余垃圾怎样变废为宝;在江东水质净化中心,市民可以看到污水处理的过程;走进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空气质量监测站,市民就能明白空气质量检测如何进行。2023年至今,海口已组织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110场,超过4000人参与活动。
据悉,为不断增强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实效,??谥贫恕丁懊览龊?谖倚卸碧嵘裆拿饕馐度晷卸苹?023-2025年)实施方案》《海口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并将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教育作为每年的重点工作任务。此外,??诨够隙嗔煊虻幕繁I缁峁孀橹?,形成宣教合力,共同推进生态环境?;ば逃ぷ?。
多元主体参与 环境?;そ岚樾?/font>
5月21日上午,一次日常鸟类调查活动在美兰区北港岛开展,参与鸟类调查的不仅有鸟类专家,还有当地村民?!罢饽裎胰鲜?,但不知道学名。”活动中,村民陈小明一边使用望远镜观鸟,一边对照着北港岛常见鸟类图册进行比对。

日前,亲子家庭红树种植志愿活动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で梗疃殖?,小朋友手持红树幼苗,走向自己负责的点位。 记者石中华 摄
北港岛紧邻海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完好的热带滨海生态系统。为更好地?;け备鄣旱纳肪?,在市生态环境局、当地政府部门的带动下,北港岛成立了青年志愿队,组织当地村民成为生态?;ぶ屑崃α?,常态化参与鸟类、海草、红树林等自然资源调查工作?!按迕袷抢氡备鄣荷肪匙罱娜?,他们的保护最为直接和重要?!焙?诋z榃湿地研究所工作人员任容霞如是说。
??诘挠婷褚苍谟眯卸鼗ぷ藕Q蠡肪?。海口三联渔港是无塑海洋“渔船打捞垃圾”行动示范渔港,在这儿,渔民每次出海,都会收集起捕鱼时网中捞起的海洋塑料垃圾并带回陆地,再由岸上分拣人员对垃圾进行分拣,最终投入垃圾分类处理流程。2023年8月以来,三联渔港已累计有191名渔民参与行动。
渔民守护大海,河湖长则守护河流湖泊?!八×然刍岬贾滤魑薹ㄕA鞫?,必须尽早清理,保持河道畅通。”近日,琼山区龙塘镇三桥沟村(居)级河长杜孔孟在日常巡河中发现,受降雨影响,从上游漂至三桥沟的水浮莲数量增多,为确保河道行洪安全、维持河道干净整洁,他及时向上级河长反馈情况并协调开展清理。
像杜孔孟这样的官方河湖长,??诠灿?204名。除了官方河湖长外,??诨刮胀裨?、退休干部等400多名“民间河长”,并建立巡河专管员和河湖护卫队。随着河湖长制的全面建立,河湖治理效能日益提升。据统计,去年??诟骷逗雍だ奂蒲埠?4681次,针对164个河湖问题累计下发18个督办函,提请市级河长签发问题督办单4份,让河湖长制实现“有能有效”。
专家、村民、志愿者、河湖长……他们有着不一样的身份,却同是守护椰城生态环境的前行者。近年来,??诓欢贤晟贫嘣魈骞餐斡牖肪持卫砘疲迷嚼丛蕉嗟暮?谑忻衿胄男Γ晌肪潮;ぜ爸卫淼氖导?、行动者。
“绿水青山”赋能 生态红利助增收
6月14日傍晚时分,在龙华区龙泉镇美仁坡村委会遥逍村,一大群鹭鸟从四面八方飞回,在村东紧挨南渡江的竹林上空盘旋、鸣叫,而后下落栖息。万鹭归巢的热闹场景持续到晚上7时许,仔细观察,可以在鸟群中分辨出大白鹭、小白鹭、池鹭、牛背鹭等鸟类。

6月14日,俯瞰龙华区龙泉镇美仁坡村委会遥逍村,成群的鹭鸟在树林上方盘旋、栖息。 记者石中华 摄
鹭鸟每天是否按时归来,是遥逍村护鸟队员们最关心的问题。这是一支由15名村民自发成立的护鸟队,每天分3个班次轮流巡逻。“鸟儿一年比一年多了?!泵廊势麓宓匙苤Р渴榧俏馔韪嫠呒钦撸啬癖挥魑吧肪车那缬瓯怼?,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护鸟队的悉心守护,遥逍村吸引了许多鹭鸟前来繁衍生息。
随着遥逍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爱鸟之乡”,每年有不少游客来此观鸟,一些研学机构还与村委会合作开展研学活动。村民们发现,城里来的客人不仅喜欢观鸟,还喜欢在村里摸螺抓鱼、割稻打谷,体验农耕文化,走的时候还会买上一些村里产的农产品——鹭鸟的到来,让遥逍村焕发出了新的发展活力。
“只有?;ず们嗌铰趟?,鹭鸟才会越来越多,来看鸟的人也才会越来越多。”吴挺鸿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良好生态环境蕴含的经济潜力。下一步,村里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观光游,丰富农旅体验项目,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共同享受生态红利,走出一条以“观鸟+”为主体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美兰区北港岛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来了不少翩跹起舞的小。 记者石中华 摄
如今,北港岛优美的生态环境逐渐为更多人所知,到北港岛赶海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为了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不破坏北港岛的环境,北港岛青年志愿队的村民们便成为了游客赶海、观鸟的向导,带领大家科学赶海,并传播生态环保的理念。

在美兰区北港岛常态化开展的鸟类资源调查活动中,北港岛村民正在进行观鸟记录。 记者石中华 摄
好生态带火乡村游,北港岛村民用心守护的“绿水青山”,如今正在为他们带来“金山银山”。据统计,2023年,北港岛共接待各类研学、参观团体100余次,累计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今年“五一”假期,上岛游客达5000多人次,出入车辆近2000辆。(记者李欣 龙易强)
记者手记
让绿色低碳生活成为潮流
空气质量常年领“鲜”、美丽海湾人海相亲、湿地入城绘就城市画卷……??谟⒚篮玫纳肪?,近年来,带给市民游客越来越多的美好体验和感受,这美丽和谐的生态画卷,需要人们共同守护。
在守护海口生态环境的路上,有十几年如一日将废旧衣物制成环保购物袋的赵月英老奶奶,有带领上千人参与净滩行动的志愿者景利月,有坚持每周带着孩子捡拾沙滩垃圾的妈妈王海林……他们都是普通平凡的“小人物”,却日复一日地坚持着保护环境的“大事业”。
?;せ肪呈且怀∪癫斡氲摹奥砝伞薄I肪澈苣岩蛭淮伪;ざ浜茫纯赡芤蛭淮挝廴颈黄苹?,唯有将?;だ砟钌钪灿谌褐谛闹校啪恳淮吻痹诘奈廴?,才能让生态环境不被破坏、持续向好??梢钥吹?,随着??诔中脊诮繁@砟钭导市卸?,追求绿色低碳正成为椰城市民生活的主流和潮流。(记者 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