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6日,记者在位于友谊·阳光城负一层的旺豪超市看到,不少顾客自带布袋或环保购物袋前往购物,并在结账时选择不打印小票。

在海口市裕同环??萍加邢薰?,工作人员调试用于生产可降解碗碟的机械臂。(资料图)
近年来,??谝劳械胤椒ü妗ⅰ敖堋泵?、监管体系以及替代品产业等多方面构建集成式“禁塑”新模式,通过运用全生物降解产品可追溯管理平台、替代品“专用标识+监管二维码”识别方法、输入源头“物流+信息流”综合监管体系等多项全国首创制度,全域“禁塑”成效明显,积极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样板”。
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您好,我要一杯冰桂花拿铁,自带杯?!?月15日上午,市民吴菲来到位于??谕蛳蟪堑膍anner咖啡店点单,并递上随身携带的保温杯。
“自带杯购买咖啡有5元优惠,更重要的是少用一根吸管和一个杯子,对保护环境也有好处。”吴菲告诉记者,随身携带保温杯已成为她日常生活中的习惯。
当天,记者走访发现,万象城内其他饮品店,吸管和杯子均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在“奈雪的茶”店内,店员告诉记者,目前店里使用的包装袋有两种材质,分别是纸袋和可降解塑料袋,“我们使用的杯盖、茶勺都是可降解材质,杯托则是由环保再生纸浆制作而成?!?/p>
近年来,??诳埂敖堋苯笠?、进校园、进社区等宣传引导活动,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记者从市禁塑办获悉,截至去年年底,海口市塑料制品替代率超八成。
绿色产业“拔节生长”
连日来,在位于云龙产业园的??谠M萍蓟繁<案叨税安祷兀こС导浣肷叻迤?,数条全生物降解一次性餐具生产线马力全开,一批批纸碗、纸盒经过流水线全方位消毒后完成包装、装箱作业,等待装车发往国内外市场。
“今年我们生产的环保餐具除了销往美国,还在东亚、欧洲等地实现‘多点开花’,取得了进军海外市场的‘开门红’?!逼笠迪喙馗涸鹑嘶ń芩担衲旯窘φ谌ツ晗鄱畹幕∩稀胺环?,预估2024年总销售额将达到8000万元以上。
集成式“禁塑”的背后,离不开绿色产业集聚发展的强力支撑。记者了解到,当前,海口正加快打造以高新区云龙产业园和狮子岭工业园为中心的生物降解塑料制品产业集聚地。目前,高新区园区已吸引相关企业17家,其中已投产企业13家,具备年产能约8.8万吨。今年1—4月,园区降塑产业工业总产值完成8700万元,同比增长71.6%;营业收入完成8292万元,同比增长67.5%。
??诠腋咝虑芪嵯喙馗涸鹑吮硎?,下一步,园区将积极招引培育行业龙头企业,依托禁塑工作专班持续推动全生物降解材料的研发、生产和供应,保障《海口国家高新区支持全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等产业专项扶持政策扎实落地,助推绿色产业链驶入良性发展“快车道”。(记者王子豪 黎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