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南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奋力打造美丽中国示范样板
生态高颜值 发展高质量
家家户户使用节能燃气灶、LED节能灯,村头巷尾随处可见电瓶车、可再生能源路灯,田间地头推广采用“农业废弃物+种茶+养殖+酿酒”循环模式……位于五指山脚下的水满乡毛纳村本就绿意盎然,最近这一年多,村里的“绿意”更是愈发浓烈。
“如今大家都赶上了低碳饮食、低碳出行、低碳居住的潮流。”毛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有寿说,经第三方认证机构测算确认,毛纳村初步实现全村碳排放零净增目标。
让碳“归零”的毛纳村,是海南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海南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惜、精心呵护。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近年来,海南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奋力谱写新时代美丽中国海南篇章。
接续?;?/font>
成就生物多样性之美
今年6月,在北京举行的野生动物?;ぜ肮屎献鞒晒挛欧⒉蓟嵘希伊忠岛筒菰中己D铣け墼骋巴庵秩菏看?0年前的仅存2群不到10只,增长到目前的7群42只。
“随着栖息范围逐步扩大,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呈现稳定增长态势?!焙D先却炅止夜肮芾砭职酝趿敕志窒喙馗涸鹑私樯?,2022年10月以来,海南长臂猿已新增个体5只、家庭群1个。
“迎新”的不仅是长臂猿家族。
发现松塔牛肝菌属4个新物种,首次在海南记录到对环境和气候要求极高的三丝水玉杯,护林员在海南番加省级自然?;で牡轿夜渍抛狭指胍巴馍掌炅治镏帧吧闲隆辈欢?,海南的生物多样性魅力可见一斑。
从热带雨林到红树林、从珊瑚礁到海草床,海南凭借森林、湿地、海洋、岛屿等诸多生态系统,为形形色色的生物创造出一个个巨大的生命丛生聚落,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す丶鹊愕厍?。
数据显示,海南省野生维管束植物、鸟类、兽类、两栖类、爬行类分别占全国物种总数的约19%、31%、19%、7%和22%,鱼类与药用资源分别为2321种和3100余种,红树林植物涵盖全国所有种类。
“令人叹为观止!”如此厚实的生物多样性“家底”,让《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代理执行秘书大卫·库珀发出惊叹。
如何守好这份“家底”?同心同向,接续发力,我省不断迈出新步伐——
不断健全生物多样性?;さ姆烧咛逑?。相继出台和修订《海南省自然保护区条例》《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条例(试行)》等40多项相关?;す娑ǎ菇ㄆ鸾衔晟频纳锒嘌员;しü嬲咛逑怠3鎏ㄈ赘鍪〖渡锒嘌员;ふ铰杂胄卸苹?/p>
持续优化生物多样性就地?;ず鸵斓乇;?。建立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さ靥逑?,自然?;さ卣嫌呕?8个,陆域自然?;さ孛婊?7.55万公顷,占全省陆域国土面积的17%。
稳步推进生态系统修复。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ひ惶寤薷?,深入开展海岸线整治修复、河湖生态缓冲带生态修复、湿地修复、水土流失治理、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工程项目,改善重点区域野生动植物生境。林地面积保持高位持续增长。
随着我省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的持续完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不断上演。
正如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所说,海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さ乃跤昂偷浞叮嗜却炅稚锒嘌员;ぬ峁┝恕昂D涎尽薄?/p>
多点开花
标志性工程加速落地
近日,??谀吵惺找ㄇ?,市民吴美仙一边结账,一边将各种商品装进自带的环保布袋中?!盎繁?,还省钱!”环顾四周一圈后,她注意到,自备非一次性购物袋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更新换“袋”,不仅发生在超市购物这一场景中。
作为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标志性工程之一,近年来,我省推动全域“禁塑”制度体系落地见效,9类重点行业场所替代品平均占有率超8成,全省机关食堂、环卫系统、公立医院、学校等单位基本停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全省55家3A级以上景区基本实现全面“禁塑”,全社会“禁塑”政策知晓率超90%。
何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减少塑料污染不是唯一的解题方向。
以6项标志性工程为抓手,海南充分发挥自贸港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公布实施,在全国率先完成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发证和GEP核算,极濒危物种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稳定增长,国家公园建设有序推进。
平均每卖出两辆汽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去年,海南新能源汽车在新增车辆中占比超50%、全国第一,保有量占比全国第二。全省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也高达78.5%。
全省采用装配式建造的新建建筑面积逐年增加,2023年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超过70%,预计今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比超75%。
系统协同推进治污水、保供水、排涝水、防洪水、抓节水、优海水六项工作,全省19条城市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治理,河湖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八大类18个工程项目全部完成,2023年实现减碳约1.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达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
从深山到海上、从城市到郊野,一项项标志性工程探路先行,既引领能源、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绿色发展转型,也带动风电装备制造、装配式建筑、全生物降解塑料等新兴产业在海南从无到有、蓬勃发展,持续提升经济发展“含绿量”,不断夯实自贸港“向绿图强”发展之基。(记者 李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