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首届五源河自然艺术季公众开放日活动举办
漫步五源河畔 生态可触可及
以河流为灵感,用艺术唤醒生态感知。4月20日,首届五源河自然艺术季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疃ü笆彝?室内”的形式,组织生态艺术漫步、参与式戏剧、主题沙龙等系列活动,吸引了200多名公众参与。
当天,从艺术装置的创意解读,到互动环节的深度体验,参与者在五源河畔开启沉浸式生态之旅,共同聆听河流的自然心声。
艺术漫游激发生态共鸣
当天上午,五源河畔的蜂虎驿站前聚集了上百位市民。在策展团队的引导下,大家沿着河流开启了一场生态艺术漫步。7组在地艺术作品散落在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的自然肌理中,以艺术为笔、自然为纸,将抽象的生态治理议题转化为可触摸、可共鸣的艺术语言。

4月20日,首届五源河自然艺术季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前来参观。记者石中华 摄
艺术家刘艺炜的作品《边界、盾牌还是桥梁?》以幽默方式解构人与自然的关系。铁杆上悬挂的“警示牌”一改禁令风格,以“本河公寓无房可售”“嘘!栗喉蜂虎约会”等俏皮标语引得9岁的林俊宇小朋友驻足良久:“这些牌子像在替小动物说话,我喜欢这样的展览。”家长张艺敏发现,孩子们会认真观察每件作品,艺术装置成了连接童真与生态意识的桥梁。
在《我们为何而来?》作品前,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三学生钟善美凝视着栗喉蜂虎、褐耳鹰等鸟类的“后脑勺”陷入沉思:“我们拍摄动物?;峋劢拐婊虿嗝?,而这组作品以背影为核心,启发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自然,感知生物多样性?!彼匾庑松锒嘌缘鞑槲示淼匠〗械餮?,“当艺术激发好奇心,科学传播便有了更温暖的入口?!?/p>
从事户外教育的何秋颜对《碎光织影》作品印象深刻——倒伏的树根被柔软的布条缠绕,碎玻璃点缀其间?!罢馊梦曳此迹合执缁岣萌绾斡胱匀缓托彻泊Γ俊焙吻镅毡硎?,作为母亲,她希望孩子能通过展览领悟出,人类只是生态系统中微小的一部分。
创作《碎光织影》作品的艺术家谢宗秀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观众们的讨论?!白魑惨帐?,这件作品由公众共创,旨在成为引发讨论和反思的平台?!彼嫠呒钦撸吹街诙嗲鬃蛹彝ズ痛笱袄床喂?,她深感欣慰。
互动共创深化?;ば卸?/font>
当艺术从静态展示转向动态共创,五源河的故事也随之流淌进每个参与者的生命记忆中。在海南楼人文生活空间(??诤煅嗵镁频辏痘氐揭惶鹾恿鳌凡斡胧较肪缫约葱宋瓒汀耙蝗艘还适隆本绯〉男问?,将市民与河流的故事搬上舞台。

在首届五源河自然艺术季公众开放日活动中,亲子家庭在观赏艺术作品《自然复调:聆听河流的声音》。记者石中华 摄
观众席中的卢女士眼眶湿润。当志愿演员用流动的肢体语言重现她与五源河的生命节点——河畔婚纱照定格的爱意、争吵后溯河探险重拾的默契、初为人母时一家三口的沿河漫步,她不住感叹:“五源河见证了我太多的幸福时刻?!?/p>
这种“共情力”在花鳗鲡保育主题沙龙中转化为了科学“行动力”。当天下午,这场汇聚生态学家、在地作家、民俗研究者的跨界对话,以五源河珍稀物种花鳗鲡为切入点,探讨物种保育与地方文化的共生关系,梳理具有学术价值的物种民族志。在??谖逶春庸沂毓翱破粘だ?,同步进行的清道夫鱼拓创作更具警示意味,参与者学习外来入侵物种知识,并动手制作生态主题艺术品。
首届五源河自然艺术季在地艺术创作成果展将延续至7月20日,7件在地艺术作品对市民免费开放?!耙帐踝髌返慕舛撩挥斜曜即鸢福扛鋈酥灰竦昧似舴⒑透惺?,这件艺术作品对你就有了意义?!辈哒谷思颈硎?,艺术创作就像是一份请柬,邀请大家走出楼房,回到自然当中,参与五源河的保护和治理。
“从硬化河道的排水渠到野化生境的生命走廊,五源河见证了??谏卫淼闹腔?,是海南河流生态治理的一个典范。”吉木表示,本届艺术季的作品是献给五源河的礼物,他希望把五源河的故事通过艺术的方式传播出去,为海南河流治理提供思考。(记者 龙易强)